50-70年代 日本、香港資深藏家珍藏專場

7041 清代 琺瑯彩百花紋碗《雍正年製》款

ENAMELLED BOWL WITH FLOWERS DESIGN AND YONGZHENG FOUR-CHARACTER SEALMARK, YONGZHE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Yongzheng Four-Character Sealmark

來源: 英國倫敦亞瑟·哈里斯(Arthur Harris) 空軍上將(1892–1984),1955年入藏。

起拍價: NT$10.000.000

NT$10.000.000 ~ NT$30.00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5-11-02 11:00:00 (GMT+8)
LOT: 2025-B-02-7041 分類:
描述

H 6cm D 10cm

盌形侈口,深腹,圈足小而挺,內壁素白光潔,外壁以琺瑯彩通景繪「百花滿地」,即牡丹、菊、海棠、月季等繁花層疊,枝葉以淡綠、豆青暈染,花葉皆以胭脂描邊勾勒,設色鮮潤而不燥,局部見檸檬黃、湖藍點染,呈現明快調性,足外壁亦延續花卉,屬「百花不落地」一式,裝飾覆蓋周身,視覺極為飽滿。「百花不落地」也叫「百花不露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種表現手法。「百花不落地」紋飾以各色花朵將整個畫面填滿,不露出底瓷,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幹,如同天女散花,浮於空中,故而得名。這種裝飾技法始見於清雍正時期,流行於乾隆、嘉慶年間,晚清民國均有燒造。近代學者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曾言:「瓷器滿畫花朵,種種色色形狀不一者,謂之萬花。」所以「百花不落地」又稱「萬花堆」或「萬花錦」,也有雅稱「萬花獻瑞圖」。據清宮檔案記載,此種圖案的瓷器一般用於帝王賞花時節,象徵「萬花獻瑞,盛世升平」。此外,也有祭祀禮佛寓意,即當權者希望以萬花供奉天地神明,祈禱國家昌盛。
寂園叟於《陶雅·卷上·陶雅十六》中述:「雍正官窯。大小盤碗。白勝霜雪。既輕且堅。上畫彩花數朵。每一朵橫斜熒拂。裊娜多姿。筆法絕不板滯。花作茄紫蛋黃天青各色。皆非乾隆朝所能幾及。」工藝如此繁複注定百花不落地紋瓷器燒造不多,檢閱公私典藏,雍正朝百花不落地者寥寥無幾。同形器可見2024年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三度歷經蘇富比拍賣,拍品編號6427〈清雍正御製琺琅彩百花不落地茶圓〉(參閱1),瓷胎潔白瑩潤,外壁滿繪四時百花圖案,在中心位置繪有大朵的牡丹、荷花,周圍簇擁小朵的玉蘭、繡球、蘭蕙、石榴、芙蓉、菊花、桂花、菖蒲、石竹等四季花卉,花團錦簇,顏色鮮豔,與該器相同之例一為清宮舊藏,乃北京故宮所有,二為傳奇古董商仇焱之舊藏,三為在國際收藏界亦享有盛譽,日本收藏名家伊勢彥信雅蓄(圖一)。除上述外,2024年香港貞觀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08〈清雍正百花不落地碗〉(參閱2),亦可作為橫向對比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