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8020 崧澤文化 雙龍頭璜

JADE HUANG WITH DOUBLE DRAGON-HEAD Neolithic Period, Songze Culture

來源: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起拍價: NT$800.000

NT$800.000 ~ NT$1.60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5-11-02 11:00:00 (GMT+8)
LOT: 2025-B-03-8020 分類:
描述

W 10cm

玉璜經長期埋藏呈灰白至米色的「雞骨白」沁色,原生玉色應為黃褐色。器作半環形(璜)器,兩端各雕化一「龍首」,龍首後頂部各鑽一穿孔,便於以繩線縱向連結或橫向懸掛,內緣收束成深弧,外緣作平直微鼓的弧線,兩端龍首以折線、斜削與陰刻短槽示意吻、顎與角突,整體以磨製為主,邊緣見水磨圓角,孔呈雙向鑽的
喇叭口截面,孔壁留砂鑽細密磨痕,工藝展現崧澤時期玉器技術特徵。
崧澤文化處於良渚文化之前的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其玉器體系已具禮制化雛形。璜為佩飾與禮儀要器,常與玉管、玉珠、牙璋等組成成套胸飾(佩組),多置於墓主人胸前。本器將兩端作龍首,是崧澤—良渚譜系中極具辨識度的類型。將龍首尚帶動物原型之凝練幾何化處理,與後起良渚期更繁縟的卷雲紋、冠飾化龍頭相比,呈現早期的抽象化階段,雙端穿孔使其可單獨懸掛,或作「聯璜」之端件,功能上兼具身份標記與禮儀象徵,是當時祭祀等禮儀活動中的重要禮器之一。
崧澤文化中的玉璜形制具有以下特色,主要以扁平的倒橋形與半璧形為主,呈現扁平狀態,中部較厚,邊緣較薄。器物表面多為光素無紋,極少部分有雕飾,如龍首、虎首紋等動物圖騰。玉璜造型多樣,有條形、半璧形、倒橋形、魚鳥形等,作為頸飾和胸部裝飾品,亦是祭祀的重要禮器。雙側常雕刻有動物形象,典型如雙龍頭,龍首細節包括微彎的額頭、斜刀雕成的口部及穿孔狀的龍眼,有利於穿繩佩戴。反映崧澤文化與長江流域凌家灘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間相互傳承與融合,玉璜的製作技術和審美風格都有所發展。
今博物院庋藏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雙虎首形玉璜〉(參閱1、2),形制與本件青玉雙龍形首璜相似,皆是由動物特徵所組合之特殊圖騰。遍覽蘇富比或佳士得等國際拍賣行,同是雙龍形首璜多為春秋期以降之物,因此,新石器時代晚期崧澤文化的雙龍頭璜可謂相當稀有,屬鳳毛麟角、不可多得,本器不僅是考古美術品,更是研究中國新石器時代社會、文化、宗教信仰及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