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器彰德: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454元代銅普賢菩薩像

BRONZE FIGURE OF SAMANTABHADRA Yuan Dynasty

NT$650.000 ~ NT$75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4-03-03 13:00:00 (GMT+8)
LOT: 2024-A-04-154 分類:
描述

H 46.5cm 銅質造像,選材優良,近千年後仍能維其原色,而使鏽蝕處如沾撥墨。表面磨光,臉及衣袖映輝蠟澤,後部與基座氧化較多。主體為普賢菩薩:髻髮,頭戴五佛冠,上有高浮雕飾,為一阿彌陀佛化形隨如意紋。垂耳,面形豐潤,雙眉高隆連鼻,眼微張,嘴角略收,神色慈靜。披垂領長衣,胸膛袒露,瓔珞錦簇,裙結、翻領皆顯可見。手形分作無畏、與願印,雙跏趺坐於其寶騎六牙白象之上——獸姿趴臥,面、鼻朝前,背覆坐毯。短耳濃眉,炯目及口皆稍現,而未示其牙。像底托橢圓基座,無飾。此像體積雖大,然屬一體成形。五官靈瑞,衣折寫實,飾件細膩,坐騎形象亦不馬虎;又案此普賢菩薩佛冠高突,基座樸素。構形精練,面容活現,而簡中帶縟,寫實技法嫻熟,頗具北宋造像特徵。 普賢菩薩,梵譯三曼陀跋陀羅菩薩,其名最早見於《法華經》,為漢傳四大菩薩之一,司掌隨緣調融之理德和廣渡眾生之行願,與文殊菩薩對應。《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並贊》為其傳世講道中的首要經典,亦屬《華嚴經》之思想核心,其中述授修習佛法之要領十則,同時命人事佛、禮佛,奠定了普賢菩薩於大乘佛教中的崇高地位。按宋代因鑄幣使銅材匱乏,造像多以合金,甚至鐵料為底裹金鎏製而成,銅質造像遂反比披金者罕見。此尊造像既以良銅化形,得數避歷來之徵用與毀佛並傳世至今,正驗〈普賢行願品〉:「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之大義。 參閱 明末:漆金銅普賢菩薩像(H: 31.5cm)。香港蘇富比,2020年10月9日,拍品編號3653,成交價277,200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