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器彰德: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404唐代贴金海獸葡萄紋鏡

gold inlaid mirror with design of sea beast and grape Tang Dynasty

NT$300.000 ~ NT$50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4-03-03 13:00:00 (GMT+8)
LOT: 2024-A-04-104 分類:
描述

L 10.9cm 銅鏡之發明源於古代無法以化學技術生產玻璃鏡面,而金、銀等原料之成本過高,故先人選以銅、錫結合黏土等副成分,經高溫燒製並打磨加工後便可取得含有足夠反射率之銅鏡,唐太宗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便是廣為人知之名言。至於中國銅鏡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晚期之齊家文化,技術草創之初生產不易,銅鏡於當時自然為貴重物品,故皆隨墓葬出土。此種傳統延續千年,直至兩漢時期方為庶民所用,鏡之尺寸亦隨講求實用性而縮小。而唐代之銅鏡工藝發展至巔峰,加上藝術受西方文化之渲染,遂立下後世望塵莫及之成就。此鏡本體為銅質,最外側留下邊框。背面以貼金覆上紋飾。構圖延續漢代之典型,分內、外圈:外圈環繞翱翔之鳥與奔走之鹿,強調動態表現而不失細部雕刻,鳥之羽翮、鹿之斑紋皆分明可見;內圈則納六瑞獸,各獸面朝不同方位,獸面及其足、尾亦活靈活現。鏡紐刻菱形四葉紋,最外緣則綴飾密集螺紋,並以葡萄紋作地紋。就其細部設計判斷,此海獸葡萄鏡應生產於唐高宗後期至武后初年。海獸葡萄鏡為唐代出土最多之銅鏡鏡種,其設計一方面打破隋之四獸紋形制和舊有之綴飾,另一方面吸收西域藝術之意象和構圖路線,例如動態姿勢與葡萄紋之應用,使得鳥、鹿、靈獸所含吉祥之兆得以中西合璧之美學流傳千秋。由於兼具直向之承繼與縱向之結合,海獸葡萄鏡被學術界視為唐代最重要的藝術品之一,成為許多藝術史學者爭相研究的題材,乃可遇不可求之美器。 參閱 [1] 唐:獅子葡萄紋鍍銀銅鏡(H: 17.7cm)。紐約佳士得,2015年3月20日,拍品編號725,成交價173,000美金。 [2] 唐:瑞獸葡萄紋鍍銀銅鏡(H: 17cm)。香港佳士得,2012年11月28日,拍品編號2232,成交價7,400,0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