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器彰德
0829 紅山文化 玉豬龍
JADE PIG-DRAGON Hongshan Culture, Neolithic Period
來源:台灣資深玉器藏家舊藏
L 16cm
玉質豬龍,通身呈雞骨白色,已難窺原澤。表澤略點斑駁,而通體仍光滑素雅,遠觀竟有人體肌膚之感,應非包漿常類。體形奇碩,沉甸有加。外觀扁圓沉厚,概呈環狀,顎、尾間留一隙,令龍形首、末不相及。其首沿圓弧而現:耳若扇,雙雙前展,與鼻上、下一線。雙目微浮,雄巨如日。眼窩粗顯,藉雙陰線套繫二目。寬鼻出於面目折皺間,央劃樑,旁各凹扁橢大竅。下收直嘴,徑與尾面相去不遠,似可再次相交。上身近背橫通穿孔,兩側對鑽成洞,猶可視管鑿餘跡。軀體餘處皆留素,結於尾端平面,迫近龍首。構形標準,而有推群獨步之格局。
案現存多數玉豬龍之器高多在十公分以內,如此器碩大之玉豬龍歷來雖極罕見於市場,卻可於考古徵集和不法文物查扣一類官方藏品中發現多例,例如2014年由遼寧省公安破獲,號稱現代文物第一大案之紅山文化大規模盜墓事件,其中追繳回的疑似不法所得裡便可見到二件較玉箍形器還巨大的玉豬龍(圖一);又或如今年(2024)新發現之內蒙古赤峰元寶山遺址便出土一件高15.8公分之玉豬龍(圖二),係迄今為止正式發掘所見最大者,皆足證該等體積之不虛;同時,此等級之豬龍目前似皆屬劉國祥先生所謂「首尾分開,頭部較大,雙耳成圓弧或尖弧狀豎起之型」,而非連身平首出吻之類[1],且工藝似無一不精,其中一項原因可能屬雕塑面積大幅增加,易於匠人發揮而不有失手之憂故。此器大甚部分C型龍,亦遠巨於多數遼河玉器,尚含史前頂級加工造詣,無疑為紅山玉魂凝華。
註腳
[1]劉國祥:《紅山文化研究》二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頁538-542。
[2]魏娜等:〈紅山文化百年考古今有重大發現——內蒙古赤峰出土迄今體量最大玉龍〉,《內蒙古日報》
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YxZIZBK8UC0fhtB4kOUewg(2024 年9 月22 日發表)。
參閱1.紅山文化:玉雕龍(h. 15cm)。郭大順、洪殿旭:《紅山文化玉器鑒賞》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頁94。
參閱2.紅山文化:玉雕龍(h. 14cm)。郭大順、洪殿旭:《紅山文化玉器鑒賞》增訂本,頁139。
參閱3.紅山文化:玉雕龍(h. 15cm)。郭大順、洪殿旭:《紅山文化玉器鑒賞》增訂本,頁146。
參閱4.紅山文化:玉豬龍(h. 11.8cm)。香港佳士得,2019年11月27日,拍品編號2706,成交價6,125,000港幣。
參閱5.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青玉豬龍殘片(h. 10.5cm)。香港蘇富比,2024年4月18日,拍品編號560,成交價304,800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