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器彰德

1004 明代 明宣德風格銅鎏金金剛亥母像

XUANDE-STYLE GILT-BRONZE STATUE OF VAJRAVARAHI Ming Dynasty

NT$2.000.000 ~ NT$4.00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4-12-22 13:00:00 (GMT+8)
LOT: 2024-B-04-0204 分類:
描述

H 16cm

銅鎏金造像,法相乃金剛亥母,頭戴五骷髏冠,面寬頰豐,眉、目、鼻、唇皆大,額間開智慧眼,神情傲然威風。體態纖瘦,呈瑜珈舞姿,左手捧嘎巴拉碗於胸前,右臂向後舉至首旁,末握鉞刀。坦路上身,肩披頭顱長鍊,耳、胸、裙皆飾瓔珞、華帶,並隨舞姿揮展如羽。雙腿向外彎折曲站,一足交疊於彼側小腿,令一腳立於地,踩在人屍之上。下附雙層橢圓蓮座,頂、底皆環連珠。台座正前頂面刻「堅鐵」二字,尤其獨殊,並封十字交杵底。衣著燦麗,風格端莊,雖屬密宗本尊,其形仍有別多數藏傳造像。
金剛亥母(Vajravārāhī),又稱金剛瑜珈母、多吉帕姆(Rdo-rje-phag-mo),係密宗空行母之體系重要之本尊,其名屢見於西漢傳說中,而尤受噶舉派推崇,有《大空勝樂金剛亥母密智行法》、《金剛亥母拳》等法存世。相傳金剛亥母原本是西藏古老苯教中的神靈,平常於天上生活,至蓮花生大師入藏弘法時被降伏,成為密教中的本尊護法。[1]案金剛亥母之形象多元,[2]具體包括右臉有無衍生豬首、形姿與法器之種類,以及單、雙身像一類分別。
而案此器之外形有別多數藏地及藏式金剛亥母,而顯寬面華衣;且將款識落於台座正前頂面,並使用標準形制與封底之雙層蓮珠座,故較可能屬於永樂、宣德時期之宮廷造像。儘管傳世文獻對永、宣宮廷造像之來龍去脈及細節皆紀錄有限,然仍可就傳世之金銅遺存窺見當時興造藏傳法相之盛,包括承繼元代造像之技術與風格,並注入漢傳及尼泊爾藝術元素,[3]以及善施瓔珞、蓮枝等飾物,令佛陀之形於吉金之外更顯華美尊貴,既能獨漢、藏而自成風貌,亦不流於程式化造像之藩籬,且數量又遠少於清宮造像,故收藏及研究價值皆極高。考永、宣造像多塑觀音、文殊及度母一類法相,極少以金剛亥母為材;又此器成色內斂典雅,造型繁麗肅穆,落款亦不為俗套,是明清銅鎏金造像之遺珠。
註腳
[1]沈岳龍:〈藏傳佛教中「豬」的意象〉,《慧炬雜誌》第616 期(2019 年6 月),頁10。
[2]羅文華:〈藏傳佛教中的豬神——金剛亥母〉,《紫禁城》第88 期(1995 年8 月),頁40。
[3]羅文華:〈永宣造像考:研究和收藏的焦點問題〉,《紫禁城》2014 年第5 期,頁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