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裡乾坤: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專場
206 紅山文化玉立姿獸形雕像
JADE FIGURE OF STANDING BEAST Hongshan Culture
來源: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描述
H 17cm
此像之表面幾近完全鈣化而轉白,由少許局部推測其底材,可能為青黃玉,且又帶有些微黑、褐沁色。全體形制大抵左右對稱,正面足部與前之外側表層起伏明顯,應屬長年侵蝕而成。底座過窄而稍呈傾斜,難以穩定擺放。肩胛兩側各有一孔相通,可吊於繩上。外形為一蛙首、獸足、人身生物立於圓柱枝幹上,往天翹首,前肢呈弧狀並向前伸張,如猛熊威嚇貌。雙目巨大,頭、眼之比例似蛙、蜥等走獸。嘴部構造明顯而不易分辨其形,可能模仿自鳥喙;雙腿近骨盆處有對稱螺旋狀突起,則恐非對於自然界之描形。四肢有爪,肱和小腿刻有明顯輪廓。臂上有S形對稱蛇腹紋,而未見蛇頭,乍看為象徵其力量之圖騰。胸前佩一半圓飾品,恐屬玉璜,應代表其地位;其上又加一弓形輪廓,彷彿頸部之褶皺。頭頂至後肩飾網紋,其末留有二對平行V形刻痕,目的或為呈現角質皮層或鱗片。如此形制之玉像極為罕見,於民間屈指可數,文化機構中亦唯獨震旦博物館藏有相似物品。該件館藏首於台北亮相之際甚至驚動兩岸三地之愛好者,一時蔚為焦點。華人收藏界多將同類玉飾呼作「蛙人」——正如其暱稱,此像既具蛙、蜥、熊、鳥之特徵,範圍涵蓋兩生、爬蟲、哺乳及鳥禽類,又著人類飾物,且細部之設計意義皆為謎團。部分民間人士列舉不同時空中各地文化中之青蛙意象,認為崇拜蛙類為全球文化之共通表現,而此像即屬於紅山文化之實踐結果;亦有主張其與《山海經》中諸多半人半獸傳說同出一系,為中國原始信仰之一部者,皆可作備考。總的而論,此物件仍圍繞史前時代之謎團,其真身數十年未解,不啻一研究價值深邃之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