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年繁珍 50-60年代 日、港、台資深藏家珍藏專場

4010 商晚期 獸面紋圓鼎

CIRCULAR COOKING VESSEL WITH BEAST MASK MOTIF  Late Shang Dynasty

起拍價: NT$1.000.000

NT$0 ~ NT$0
拍賣開始時間: 2025-05-18 13:00:00 (GMT+8)
LOT: 2025-A-03-4010 分類:
描述

H 21.9cm

作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青銅器形,鼎早在二里頭遺址便已有銅鑄之例,並於商文化中大量製作和運用,至周則更為普及,成為華夏文明的首要象徵。銅鼎在先秦時期無疑屬禮器之一種,相較今人透過傳世文獻和考古發掘的雙重來源,已對西周用鼎制度存有較確切的認識,商方面則因文字資料受限而仍然晦澀。按由二里崗文化至殷、周交替之際,舉凡各地的商族群和其附屬文化皆存用鼎情形,且在數百年的時空演進下創造了比周文化更加多變的形制。就殷商時期(商晚期)來說,鼎之外觀、尺寸、形制等面向跨度大,概可分圓鼎、方鼎二大類,多出現於中型以上墓葬[1],和《儀禮》等書載士大夫(即小型墓)亦用鼎顯出差異;同時,其器物組合和數量似乎皆無統一規律,惟多有「煮陳一體」,即一鼎在禮儀中兼作烹具和容器之現象,且在部分遺存中表現出疑為後代列鼎與犧牲制度之雛形[2],是目前有相對充足證據支持的現象。 此器亦屬商系銅圓鼎之一,其表面多顯鮮綠鏽澤,並夾土色於間,蘊遠古之氣。形制為立耳,口折沿,縮頸一周,壁近直微弧,底如球面,末接三粗柱足,且於器側環出六道稜扉。紋飾方面,器壁布局和頸、腹藉高低分隔,乃沿稜扉作對稱獸面紋三,皆填雲雷地紋,巨面凸目,勾吻浮耳,角碩勝牛,長軀彎肢,並在左、右各附一隻連體反身鳥,威儀非常。稜扉兩側咸開齒,足上則環刻三角葉紋并回紋——這種器高在二十公分上下,直腹、圓底、柱足、出稜扉、帶單段大面積獸面紋的鼎乃商晚期之典型,至西周時已僅剩零星例,而狹義同形器已有不少公開,惟多經由早期非正式出土,流散海外或下落不明者皆有所見,其中保存於中國大陸之遺存可參上海博物館藏〈劉鼎〉(參閱1)、〈戈鼎〉(參閱2)二例。就當今的眼光看來,如此形制的鼎相比其他紋飾構圖複雜的同形器更能彰顯出殷文化之藝術特色,也就是著名的三層花獸面紋。收藏一件若此器之銅鼎,固然為具代表性的經典之選。 註腳 [1]張國碩、周劍:〈商代鼎制初探〉,《華夏考古》2018年第2期,頁46。 [2]張國碩、周劍:〈商代鼎制初探〉,頁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