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年繁珍 50-60年代 日、港、台資深藏家珍藏專場

4018 宋代 鈞窯玫瑰斑折沿盤

JUN KILN FOLIATED EDGE DISH WITH ROSE SPOTS  Song Dynasty

起拍價: NT$400.000

NT$0 ~ NT$0
拍賣開始時間: 2025-05-18 13:00:00 (GMT+8)
LOT: 2025-A-03-4018 分類:
描述

H 3cm、D 19.6cm

天藍釉瓷器,屬折沿盤,塑形工整,沿徑比例適中微侈。器腹極淺,底面平坦,器背微出圈足,其內顯支燒釘五,並凹一同心圓窪。正、反滿釉,盈潤輝澤流轉曲弧之間,並佐開片縱橫。基色淡雅,乃心曠神怡之青,沿之內、外及足面則現金棕緣。盤面浮多片玫瑰紫斑,團形各異,跨接沿、底,濃、暈隱於其間,紫、紅相輔相成為一體,並略透天青釉底,若雲影聚散晴空之下,尤其殊麗,將自然變數巧托於人為燒製,是鈞窯之典型名瓷。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鈞窯除以其清巧的天青釉和月白釉聞名於世,其窯變技藝更是使後代宜鈞釉瓷等諸多官、民仿品皆爭相效法而望塵莫及的成就,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格。其作法是在釉料上塗抹一層含氧化銅的混合成分液,並以近攝氏一千三百度的高溫燒製,令釉水中的金屬元素發生還原反應,兩種釉料融合為一,出窯時便可產生「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藍釉紫斑成色。按這種燒製技術除仰賴一定的隨機性,更取決於人為掌控,包括製備、刷液、控火等一系列程序皆至關重要,方能得到件件都是獨一無二之鈞瓷。 而盤、碗、洗一類器形因尤可彰其鈞瓷之窯變,故成為當今文物市場相對重視之類。其中折沿盤是鈞窯盤器主流之一,同形器無論宋、金、元三代皆有所見,當前已寥若晨星,連未生窯變者也已價值連城。就此器言,其施釉較元代製品顯呈勻整,紫斑分布如雲霧自現,表澤亦光亮飽滿,且藉支釘而非墊餅燒成,較可能屬北宋或金代之遺存。與此器同承支釘燒製且被定年至宋、金者,可舉北京故宮和大英博物館各一件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