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6016 商晚期 青銅鴞紋觶

BRONZE WINE VESSEL WITH OWL PATTERN, ZHI Late Shang Dynasty

起拍價: NT$1.000.000

NT$1.000.000 ~ NT$2.00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5-11-02 11:00:00 (GMT+8)
LOT: 2025-B-01-6016 分類:
描述

H 19.5cm

本器為一商代晚期的青銅觶,器為侈口、束頸、鼓腹、圈足,帶蓋,蓋上一小鈕。腹部以鴟鴞為主題紋飾。鴞紋雙眼圓滾碩大,如同商代青銅器上的動物紋特有表現手法,把現實中動物的特徵提煉、強化。如本器鴞的圓眼放大,增強其威懾力。整體鴞紋以浮誇的線條和獨特的構圖營造出莊重肅穆的氛圍,在寫實基礎上誇張化,讓鴞紋既像真實鳥類,又充滿神秘威懾感,是商代神獸紋的典型風格。
鴞在商代所代表的涵義並非普通的鳥類,而是被奉為神鳥、通靈之物甚至祖先象徵。據考古資料顯示,商代墓葬常出土鴞形玉器、青銅器(如殷墟婦好墓就有鴞尊等),說明古人對鴞既敬畏又崇拜。另一說法則源於鴞晝伏夜出的習性,讓商人將其視為能與冥界、神靈溝通,除此之外,鴞的敏銳聽覺、夜間視力,被認為能洞察陰陽、預知吉凶的靈物,是祭祀、占卜中的重要意象。而鴞紋出現在禮器(如觶)上,便是將神性賦予器物,強化禮器的宗教和政治功能,只有貴族、王室才能使用這類帶特殊紋飾的青銅禮器。由此可知,鴞紋既是通神的符號,亦是彰顯身份的標籤。
商代晚期神權至上,祭祀是國家最核心的事務。鴞紋作為通神符號,出現在禮器上正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直接體現。觶是古代飲酒用的器具,在商代的祭祀、宴饗等重要場合使用。它在貴族的社交和禮儀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統治者用鴞紋禮器強化天命神授的合理性,讓民眾對祭祀、對王權產生敬畏。
商代晚期(約前13世紀—前11世紀)是青銅藝術的鼎盛期,紋飾從簡到繁。商代早期青銅器紋飾較為簡單,如單層的獸面紋;到晚期,紋飾則走向多層滿飾,如本器鴞紋在觶身,器蓋上則是夔龍紋等組合,全器滿覆紋飾、結構複雜,視覺上極盡華麗,也反映鑄造技術的飛躍,體現了當時高超的鑄造工藝和藝術水準。造型設計上既符合實用功能需求,又具有極高的藝術審美價值,以及深刻的文化內涵。總結來說,本件青銅鴞紋觶是商代宗教信仰、權力結構、藝術審美的濃縮體現,是研究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