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6075 清代 玉鏤雕螭紋獸鈕雙獸耳活環大瓶
LARGE JADE VASE WITH OPENWORK CHI-DRAGON, BEAST KNOB, DOUBLE BEAST HANDLES AND LOOPS Qing Dynasty
起拍價: NT$250.000
H 28.5cm
本器以上佳白玉整料琢製而成,玉料厚實飽滿,通體質地溫潤細膩,呈凝脂白色,間見淡褐色沁斑。瓶呈扁壺形,鼓腹收頸,方形圈足承托,器蓋高聳,頂雕鏤雕一瑞獸作鈕,昂首張口,四肢健壯,尾卷作圓渦,刻工圓渾有力,神態威猛。瓶頸兩側設雙獸首耳,各銜活環,耳形飽滿,琢磨精細,瓶身運用高浮雕與透雕手法刻畫多組螭龍紋,螭首微昂,長身蜿蜒盤曲,充分展現出活靈活現的靈動姿態。紋飾沿瓶腹對稱分布,刀法嫻熟,線條流暢,將清宮玉雕的精緻與華麗顯露無遺。底部與內壁打磨平整,瓶內壁中空光潔,顯見掏膛工序繁複且控制精準。
本器寓意極佳,瓶蓋瑞獸象徵辟邪納福,鎮守平安;瓶腹螭龍紋源自古代龍紋的變體,為清代宮廷裝飾常見題材,寓意祥瑞、權威與長壽,雙獸耳活環除了顯示玉匠的高超技藝之外,更是高貴與尊榮的象徵。整器將瑞獸與螭龍結合於同一構圖,寓意「祥龍獻瑞」,既有裝飾美感,亦蘊含吉祥祝願。
清代乾隆年間,宮廷玉器製作達到歷史高峰,乾隆二十四年,清廷成功平息准噶爾部與回部之亂收復新疆,自此玉路大開。和闐與莎車盛產高質量玉料,而其中又以瑩潤透亮、剛硬堅韌的和闐玉最珍稀罕貴。乾隆對玉石之愛,加上驟然開通的玉石來源,使工匠的創意巧思得以實踐,玉雕技藝得以長足發展,踏進全新紀元。蘇州與京作玉坊承製大量供御用與陳設之玉器。乾隆認為當時盛行的玉雕風格過於繁複,俗不可耐,因而催使匠人研究古器,將其簡約之美及古樸之氣韻融入對玉器的設計。1749至1755年間編著的《西清古鑑》輯錄了超過1500 件清宮所藏高古珍器,藝匠從中汲取靈感,融古通今,使瓶類玉器多仿古銅器造型,結合宮廷審美,裝飾以祥瑞動物、花卉與博古紋樣。本器形制源於古銅扁壺,且造型比例與裝飾上顯然受到乾隆美學影響,兼具古意與華麗氣息,在形制、比例及雕工上皆可見乾隆遺韻。雕工立體圓雕與高、淺浮雕結合,螭龍身體與瓶面過渡自然,陰陽線刀法兼備。瓶腹內壁極為平整,壁薄均勻,展現高超內雕功力。全器融合仿古與創新的特徵,尚可見乾隆時期「尚古而變古」的藝術觀念,是研究清代玉器設計與工藝的重要實物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