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匏成禮 高古陶器專場
610 漢代 綠釉禽鳥水榭
GREEN GLAZED 'BIRD' WATERSIDE PAVILION Han Dynasty
H 58.5cm、MD 39.7cm
陶質模型,表覆綠釉,局部現返鉛白斑,頗添光陰之跡,恰成點睛之筆。外觀為一水榭模型:乃於正圓深盤上建獨棟塔式望亭,底分四足,中身單面留門,至塔高三分之二處展單層樓台,同開單扉,旁環窗隙,四端各據一持械俑,皆斜持大型十字弓,頂蓋單簷。屋脊、欄隙及砌磚皆顯,樓台及斗拱下方則飾斗栱,盤緣、盤底立水禽十餘隻,而門前處尚有一持弩坐俑,鎮守於可搭棧橋之凹口,人、鳥皆未施釉。詳略得當,細節精到,尤可玩味。 《說文》謂「榭,臺有屋也」,則水榭即水上之屋台,其實物始見於兩漢之畫像石與陶器中。就後者言,此時期之水榭亦屬眾多陶樓模型中之一種,而可歸於水榭者除悉施綠釉外,尚有以深盤為底座之明徵,並或添水禽及水生動物雕塑以綴之。此器之建築有別於典型亭台,乃藉磚瓦堆砌而成之塔式水榭,[1]應具守望、禦敵之用,也是陶匠置持械俑之因——這種設計不單屬審美考量,仍是對漢時地方豪強併地為園、私養部曲之實際反映,乃莊園式經濟下自行興造之防禦設施景象,[2]於歷代陶瓷中獨樹一格,同時也透露了中國園林藝術之發端,極具收藏及研究價值。
[1]梁爽:〈綠釉陶水榭〉,《河南博物院》,https://www.chnmus.net/ch/collection/appraise/details.html?id=512158635631475951。
[2]羅惠珍:〈從漢代明器探究當時莊園經濟特點〉,《南方文物》2015年第1期,頁24、69-71。 參閱1:漢:綠釉望樓(h. 95cm)。出土地點不詳,台北歷史博物館藏。 參閱2:漢:綠釉三層陶水榭(h. 68cm)。河南靈寶三大動力廠出土,河南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