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6143 南宋 龍官溪口窯青釉大碗
LARGE CELADON GLAZED BOWL FROM LONGGUAN XIKOU KILN Southern Song Dynasty
來源:
1.英國倫敦亞瑟·哈里斯(Arthur Harris) 空軍上將(1892–1984),1946年入藏。
2.英國重要藏家收藏1975年。
起拍價: NT$5.000.000
H 8cm D 22.5cm
本器侈口,弧腹,小圈足,足緣施褐色護足,通體施青瓷釉,釉色灰青,釉表密佈金絲鐵線式開片,為哥釉典型語彙。此類仿官風哥釉為龍泉窯晚期重要產品,藉厚潤釉層與自然裂紋再現宋代哥窯的審美趣味。
「金絲鐵線」是宋代哥窯作品特有的稱謂,描述哥窯作品器身佈滿的黑黃交織紋片,其中大開片呈深灰色似鐵,故稱鐵線,小開片呈黃褐色似金,則稱金線。這種經由窯溫燒製出的開片無法完全由人掌控,因而每一件器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驚喜頗為人所愛,所以歷朝歷代均以宋哥窯器為仿燒對象。
據《龍泉瓦窯垟與瓦窯路》一書(註1),2010年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龍泉青瓷博物館等單位以龍泉黑胎青瓷研究為核心,對龍泉地區的古窯址進行系統的調查及重點發掘(圖一)。2011年,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瓦窯路窯址進行了調查和試掘(圖二),出土了較多可復原的開片黑胎青瓷(圖三);同年,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故宮博物館等聯合對瓦窯垟窯址進行考古發掘,清理窯爐遺跡兩處,發現黑胎青瓷與白胎青瓷兼燒。本件龍泉窯哥釉青瓷碗應屬其中少見的白胎青瓷。
同形器可見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哥窯青瓷葵口碗〉(參閱1)及〈哥窯青瓷葵瓣口碗〉(參閱2)。本件龍泉窯哥釉青瓷碗雖具不少歷史歲月痕跡,但是較為罕見的白胎青瓷,磨痕與磕碰不減其古樸典雅。
註腳
[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龍泉青瓷博物館編:《龍泉瓦窯垟與瓦窯路》(北京市:文物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