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6172 清乾隆 大清乾隆年製 鬥彩荷蓮鴛鴦玉壺春
DOUCAI PEAR-SHAPED VASE WITH BULBOUS BODY AND DUCKS AND LOTUS DESIGN,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來源:翰海2012年春拍,重要古董書畫夜場,2012年5月25日,Lot815。
起拍價: NT$1.000.000
H 30.1cm
此瓶撇口束頸,溜肩垂腹,圈足外撇,為經典玉壺春造型。頸部飾蕉葉紋,間以紅綠描邊,其下環飾折枝回紋帶與黃地纏枝番蓮,肩際以如意雲頭開光過渡,腹部主景繪蓮塘水景,荷葉亭亭,蓮花盛放,一對鴛鴦遊於蕩漾水波間,間點蘆葦與水草,近足處飾黃地蕉葉形仰蓮瓣邊飾,足牆外沿再畫卷草紋,彩料設色清麗,綠、黃、胭脂、石青等暈染柔和,構圖分區嚴謹,界畫工整,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本器是典型清代鬥彩瓷器佳作,融合高超技藝與優雅審美。瓶上彩釉填繪精緻,其中如意雲紋所填綠彩為同時期所特有,後世極難仿作,腹部鴛鴦荷蓮紋始於乾隆朝,後世多有參照,有碗、盤、瓶等器形,但以鬥彩荷蓮鴛鴦紋施於玉壺春,此例為僅見。鬥彩技法起源於明代成化時期,特點是先以青花勾勒紋樣輪廓,再填以多彩釉彩,經二次燒制完成。清代尤其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鬥彩瓷器工藝達到新高峰,彩繪細膩、色彩豐富,康熙時色彩稍濃,雍正時則更加精細且色彩層次分明,乾隆朝鬥彩則裝飾華麗且常融合金彩與粉彩技法,顯得富麗堂皇。玉壺春瓶是中國傳統瓷器中經典的器型,造型俊雅,頸細長,腹部豐滿,線條柔和流暢,清代的玉壺春瓶多採用鬥彩裝飾。荷蓮紋象徵清凈和高潔,荷葉寬大舒展,蓮花或含苞待放,布局錯落有致,極富生趣。鴛鴦作為祥瑞之物,與荷蓮搭配,不僅寓意夫妻和諧、永結同心,也為器物增添靈動的生命力。整體而言,清代鬥彩荷蓮鴛鴦玉壺春瓶不僅是工藝結晶,更是文化藝術與良好寓意的載體,展現了清代製瓷技藝的卓越水準,既具實用價值,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