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6244 西周 青銅環帶紋方甗
BRONZE SQUARE VESSEL WITH STRING PATTERN, YAN Western Zhou Dynasty
起拍價: NT$250.000
描述
H 20.5cm
青銅質,表面自然礦化,外壁褐綠夾雜、斑駁自然。甗為上古時代的蒸籠,典型者是由上部的「甑」,與下部的「鬲」合構而成,但在商及西周時期以一體合鑄的「獨體甗」為主。本器上段甑部,口沿外撇成方形敞口,壁面以環帶紋為主,橫向平行弦線間反覆接續的圓圈—帶狀組合,間以曲折轉角的勾連線,形成平面化連續紋帶,其下另見以曲線框出的簡化獸面或雲雷,表現為多條同心折線疊壓,下段鍋部鼓腹下收,承四短柱足,形似縮頸之方形鬲,四足均勻外撐、重心穩,腹表素面為主,見自然結殼鏽與土沁,而觀之內部,甑部底面鑄有矩陣式排氣孔,與甗蒸食功能吻合,隔板下方為空腔,用於貯水。環帶紋為西周裝飾重點之一,常見於方形或直壁器上,其審美獨特,與商晚期高浮雕的饕餮、夔龍不同,標誌周代裝飾由「立體獸面」走向「帶狀幾何」的轉型。基本單元以上下兩至三道弦線劃出一條「帶」,帶內等距穿插圓環,有時略呈橢圓,環與環之間以短折線或雲形短鉤銜接。常見變體有單帶環列,以一條帶內單行圓環,最簡潔;或雙帶錯列,以上下兩帶,各自串環,錯落排列,視覺更密;或環帶及雲雷夾飾,帶上方或下方再加細雲雷或細弦線作填地;另外亦有角折強調型,用多重同心折線在方器轉角處形成「門形」或「簷形」強調。
基本上方甗少於圓甗,常見於西周貴族墓的成組陳設。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重環紋方甗〉(參閱1),與本器在大小上最為形似,而往年拍賣市場多為圓甗,方甗實屬少見,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