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匏成禮 高古陶器專場

628 唐代 陶加彩豬首人身俑

POLYCHROME POTTERY PIG-HEAD AND HUMAN-BODY FIGURINE Tang Dynasty

NT$80.000 ~ NT$12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4-12-22 13:00:00 (GMT+8)
LOT: 2024-B-02-028 分類:
描述

L 23.1cm、W 20.1cm、H 52.5cm

陶質立俑,器高如墩,表面彩繪保存完好,僅黏局部覆土。形為一站立人身,左右概對稱,雙手合於胸前,身材標致,而其頭部卻是豬首:肌理白皙,頂凸小髻,立耳如蕈,柱鼻巨竅,大眼上彎若新月。側露齜牙,尖似虎齒,雙頰擠皺,乍看陰邪,細觀則知其面露笑色。上襦下裙,襟、緣皆繡環花錦邊,穿交領寬袖橘長衣,著鮮綠團花裙及地,鞋尖前出。體積巨大,形貌別具一格,似非尋常之物。 儘管形貌奇異,仍得辨識此器為隋、唐流行之生肖俑:這類陶俑亦屬彼時典型隨葬明器之一,並有所謂「四神十二時」之規,即以天王俑、鎮墓獸各二件及十二件獸首人身俑入葬,[1]以起辟邪厭勝之功;而就實際發掘言,各級墓葬皆曾見有生肖俑,其數量、品質則依墓主之身分有別,例如西安韓森寨唐墓即發現工技精湛之完整生肖俑一套(參閱1)。除中原和江南地區外,目前尚在新疆一帶見有零星生肖俑,尤其吐魯番阿斯塔那216號墓曾出土〈豬首人身俑〉(參閱2)和〈雞首人身俑〉各一件,其中前者便與此器極為雷同,惟其屬木胎泥塑,且於彩繪揀色上略顯差異。依學者推斷,西域生肖俑應是於胡、漢交融之背景下在當地製作,並多為單獨或三、兩埋藏,或旨在表現墓主之生年屬相——[2]且考此器比例顯大於人首之頭部及詭譎藏鋒之笑靨,其可能仍具守護長眠者之效,是寄寓絲路風情之奇特遺存。

[1]趙豐主編:《絲綢之路美術考古概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284。

[2]張玲玲:〈十二生肖紀年與十二生肖俑略論:兼談吐魯番發現的生肖俑〉,《新疆藝術學院學報》第8卷第3期(2010年9月),頁27。案阿斯塔那216號墓為夫妻合葬,則二俑可能代表男性屬雞、女性屬豬。見周寧:〈淺談唐墓中的十二生肖俑:以新疆博物館和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生肖俑為例〉,《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第11期,頁28。

參閱1:唐:十二生肖陶俑(h.36.5-42.5cm)。陝西西安韓森寨唐墓出土,北京國家博物館藏。

參閱2:唐:豬首人身俑(h.77cm)。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