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8006 紅山文化 勾雲形玉佩
SCROLL-CLOUD SHAPED JADE PENDANT Neolithic Period, Hongshan Culture
來源: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起拍價: NT$500.000
15×6cm
青黃色玉質,表面有局部白化或黃褐色斑點。此器包含三個象生動物,中間是一個由渦形雙眼、五對併牙及兩個單尖彎勾所組成的獸面[1],併牙完整,獸面玉珮兩端則是鼻吻前突、嘴巴微張、短鬣後卷的側面龍首。本件為紅山文化晚期典型之勾雲形佩,同時兼具獸紋意象,器形以雲卷線為綱,內部以鏤空與圓孔構成「眉眼」結構,底緣分出等距垂齒,綜合形制、鏤雕、穿孔與線條語彙,是典型的紅山玉器勾雲形佩。
紅山文化(約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北方地區極具代表性的考古文化之一,以精緻的玉器聞名於世。主要活動於今遼河上游的內蒙古、遼寧、河北一帶。這一文化以高度發展的玉器製作著稱,玉豬龍、玉鳳、勾雲形佩、獸紋形佩等器物皆為其玉器巔峰之作,勾雲形佩更是經典代表之一。勾雲形佩以抽象流雲或鳥形或獸首為基本構圖,特徵包括鏤空設計、器身兩側勾翹、上以弧線刻紋,呈現動態流動感,鋸齒狀邊緣或角飾、佩的鏤空和線條兼具美學與工藝性,展現出紅山玉匠精湛的切磨、陰刻、減地陽紋等技法。其造型上部分獸紋佩呈現對稱布局,常見大眼、突脊、及立耳等元素,是紅山文化玉器象徵神力、祖靈或部落圖騰的標誌。紅山文化勾雲形佩反映出史前先民對「天」、「神」和「自然」力量的崇拜,勾雲形佩具通神的宗教功能,代表神獸護佑,通過抽象設計強化神秘與神話色彩,體現階層、祭祀與圖騰崇拜[2]。這類玉器均為高等級禮器,多出土於貴族墓葬胸前或腰際位置。紅山文化勾雲形佩不僅突顯了該時期玉器工藝的創新性,也是中國古代宗教與美學思想發展的實物見證,對後世的良渚文化、商周玉器及神話藝術有深遠影響。
勾雲形佩以其典雅的造型和富有生命力的紋飾,成為古玉收藏市場的珍品之一,收藏價值龐大,尤其是保存完好、玉質優異、紋飾清晰的玉佩,常被視為難得的文化藝術瑰寶,同形器可參考2019年香港佳士得「雲中玉筵」專場,拍品編號2709〈青玉帶齒動物面飾〉(參閱1),為藍田山房舊藏。隨著國際對中國古代玉器文化的認識和重視,紅山文化玉器的市場及學術價值均呈現穩步增長趨勢,不論在考古學、藝術史,或是收藏學領域,這類玉佩都具有極高的研究與鑑賞價值,為我們了解早期中華文明起源及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實物證據。
註腳
[1]吳棠海:〈勾雲形佩〉,《紅山玉器》(臺北市:震旦文教基金會,2007),頁166。
[2]周曉晶:〈紅山文化玉勾雲形器研究回顧及新探〉,《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6卷第一期(遼寧省:《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編輯委員會,2004)頁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