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8022 紅山文化 方圓型玉璧
SQUARE JADE DISC WITH CIRCULAR CENTER, BI Neolithic Period, Hongshan Culture
來源: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起拍價: NT$200.000
W 9.5cm
青玉質,圓形略方,中穿圓孔,兩面鼓起呈透鏡狀薄弧,外緣一側近口沿加鑽雙小穿孔,便於縫綴或垂掛,中孔圓正,孔壁略呈外小內寬的雙向磨鑽形,口沿微收。器表呈灰白至灰綠基調,外層覆著白色與褐色滲沁呈自然層次,帶著雲絮狀白化、點狀土斑與細孔風化,邊口拋磨圓熟,觸感溫潤。
璧、環是紅山文化中最具代表的經典器型。璧的外形有圓形、近圓形、圓角方形、圓角長方形和圓角梯形,除單體玉璧外,也有雙聯璧和三聯璧相連的形式。紅山文化玉璧的特色還有其刃邊設計,玉璧內外緣都被琢磨成扁薄的刃邊,使得玉璧表面微微隆起。在尺寸和厚度上,紅山文化的玉璧尺寸多樣,部分個體較大,邊緣薄且精細,表面相對平滑。加工技術一般採用「去角成圓法」加工外形,邊緣琢磨成薄刃狀,表面偶有切割痕跡,展現出當時精湛的玉器加工技術。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玉璧的製作技術和藝術水準達到高峰,玉器成為當時社會中象徵權力與神聖的重要禮器。紅山文化的玉璧多兼具佩飾與禮儀符號功能,與後世周代祭祀禮制之「璧」不同。
本器器型圓中帶方,在玉璧中較為少見,加鑽邊孔,顯示其可繫佩於衣冠、胸腹或器物,圓璧象徵圓滿與天象,或與祖先崇拜、天穹觀念相關,遼西牛河梁、赤峰一帶墓葬中,常見類似帶邊孔之小型璧佩與玦、珠管同出,構成成組佩飾系統。類似同形器可見2024年香港佳士得雲中玉筵專場,拍品編號1006〈方圓形玉璧〉、2019年香港佳士得太一精魄─藍田山房舊藏古玉,拍品編號2715〈白玉橢圓形璧〉。
註腳
[1]遼寧省博物館等主編:《又見紅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頁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