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8026 紅山文化 玉豬
JADE PIG Neolithic Period, Hongshan Culture
來源:日本酒井家族珍藏玉器
起拍價: NT$1.000.000
L 12.3cm
玉質整體白化,全器呈米白至淡赭色,器表可見細裂紋與白化,背棱與獠牙、耳尖等高點輕度磨蝕。四肢屈伏、短尾內收、豬獠外彎,背脊脊線陰刻斜切短劃,肩後一圓穿孔可繫掛或縫綴,穿孔邊緣圓熟自然,吻端見鑽孔式鼻孔。整體造型取大體量整料圓雕為臥伏野豬,軀幹渾圓,腹線臥地、四肢收束,表現出「靜伏守護」
的姿態。頭部以高浮起的獠牙與三角短耳塑形,眼際與口線以淺陰刻轉折,背脊以連續斜向短陰刻表示鬃毛,並在鬃稜內側鑽設一小孔,位置便於繫掛或作服飾、旌節的縫飾。全器拋光為溫潤蠟光,在高點與稜線處因埋藏磨蝕而略啞。
紅山文化善以動物作祖靈與護符意象,其中豬(特別是獠牙豬)象徵繁衍、富饒與守護。豬在北方新石器聚落中與農作、畜養密切,祭祀坑與墓葬常見豬頷、豬牙陪葬,具穿孔的玉獸往往屬佩、縫飾或標竿頂飾,既是護身符又是身分標記。本器臥姿與收肢的處理,傳達寧定鎮護的寓意,與紅山「護佑祖靈」的理念相符,與常見紅山典型「C形龍」或「玉豬龍」不同,本器採整體圓雕臥豬而非抽象環形,但同屬豬或豬龍圖騰譜系,與平面化獸形佩相比,本器體量更厚重、立體感更強,穿孔位置改設於背稜,更利於繫掛於衣褾或旌節,學術與陳列效果更佳。
象生動物玉飾是紅山文化文化玉器中,非常受人矚目的品類,根據資料顯示紅山文化的動物玉雕約略有玉龍、玉鳥、玉龜、玉蟬、玉獸、玉人等類[1],與本器形似且體量相當的紅山臥豬玉雕極為罕見,相似立體圓雕可見震旦藝術博物館庋藏紅山文化〈玉牛〉。
註腳
[1]吳棠海:〈古器物學研究—紅山文化玉器概論〉,《紅山玉器》(臺北市:震旦文教基金會,2007),頁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