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器彰德: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394清乾隆第十四阿噶塞納尊者玉插屏

INSERT SCREEN WITH DESIGN OF THE FOURTEENTH AGASENA VENERABLE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來源:台灣:青雲閣私人舊藏(1981-)。

NT$400.000 ~ NT$70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4-03-03 13:00:00 (GMT+8)
LOT: 2024-A-04-094 分類:
描述

H 20.5cm 紅檀基底,雲紋站牙,墩留出領長隙,座現西方藝術之蹤跡,例如底與腳之曲廓,屬清時期特色。中嵌一白玉屏,正面為佛教十六羅漢之納阿噶塞納尊者(亦即那伽犀那尊者)像,後刻杭州聖因寺題〈貫休十六羅漢像贊〉楷體一段,其文為「第十四納阿噶塞納尊者:曉目突額,若鬼臾區。見者莫怖,大慈真如。呿■偃仰,合掌雙手。不聖不凡,非無非有」,末附「近禪」、「洗心」二印。桌上屏風為清代盛行文房具之一,尺寸甚者為桌屏、次者為插屏,用以置於案頭隔絕雜訊、協調照明。而十六羅漢之名號最早見於唐.玄奘法師譯《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內述釋迦牟尼涅槃之際囑咐此十六弟子續於人間弘揚佛道,救助眾生。時至清初,乾隆二次南巡至聖音寺,為瑰麗之西湖與寺中之高妙古繪〈貫休十六羅漢像〉吸引,遂命人將畫作攜回京師,依《欽定同文韻統》和章嘉國師之見重新編定十六羅漢之譯名、次序,並賜其贊,於同年物歸原主。此插屏上之納阿噶塞納尊者像即描摹〈貫休十六羅漢像〉所作:如同上述乾隆欽定之故,此尊者之名稱、次序遂與今之大宗有別。其神態被完整複製,除細部有所差異,兩側還加飾松柏青石,更顯中、梵融合之樣貌,係承貫休開創之「胡貌梵形」和「出世間相」風格而來。此屏於1981年入收藏家張治華先生之清雲閣,至今已四十餘載。用玉厚實,玉面渾白如雲霧。刻飾出神入化,由葉梢、石痕、衣折至尊者之鬢髮皆可見用筆有別,足見匠技之非凡。藉皇朝軼聞、佛法藝術結合書齋儀規,內斂外形之中盡蓄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