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器彰德:中國古代藝術品專場

370清早期翠玉雕觀音像

SPINACH-GREEN JADE FIGURE OF AVALOKITESVARA Early Qing Dynasty

NT$700.000 ~ NT$1.500.000
拍賣開始時間: 2024-03-03 13:00:00 (GMT+8)
LOT: 2024-A-04-070 分類:
描述

H 18cm(不含座) H 22.5cm (含座) 觀世音菩薩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亦是東亞佛教神祇中最家喻戶曉者,其悟道之跡卻眾說紛紜,目前認為應是融合歐、亞文明所生之信仰——也正是承繼此種包容性,使得觀世音菩薩由佛教傳入東亞之初至中國現代化近二千年間於文學、藝術等領域各顯多元形象。而以美玉為底材呈現之觀音像既能突顯佛教本土化之歷史脈絡,更是集跨文明藝術精粹於一身之佳作,盡現中國玉器工藝與域外雕飾風格,同時承載宏偉之宗教意義。觀音以青玉為底,上緣及左緣有些許銅紅沁色。玉色淡而圓潤,佐以深翠隱約現於其中。隨石化形,玉紋渾然天成,似葉絮隨風翻動於池水內。觀音佇立而有仙姿,頭戴披風,耳及手腕皆著法環,身穿雙領下垂之中土式袈裟。右指持如意寶珠,象徵其隨心所欲與去人苦痛之法力;另一掌則置之從容而不作手印。旁隨長喙、半展翅仙鶴緊侍,且特以一碧玉貼於鶴眼,無疑為畫龍點睛,彰其神靈之筆。此鶴作為中國原有形象,既強調觀音之仙神地位,亦蘊藏期望長壽之文化精神。此像儀態莊嚴,技法嫻熟,由額髮、手勢、衣摺到腳趾,甚至鶴翅皆力求寫實而不失神韻,可充分睹其匠心,為現代技術無法完全複製;面部則仿中國佛教藝術早期風格:觀音臉型豐滿,額骨立體,厚唇閉眼,神聖質樸而略顯嫵媚。另附有一紫檀精雕基座,使觀世音菩薩立於山石松柏之上,更添其聖潔形象。雖成於清代早期名工之手,整體形象卻致敬大唐風格。案清之好古趨勢流行於宮廷貴族階層,則此觀音像不僅可能出自豪族之收藏,具此反璞歸真之設計者則更是難得,為現代市場上鳳毛麟角之屬,無論藝術或歷史價值皆彌足珍貴。